资材业农化频道 | 温室频道 | 饲料兽药频道 | 农业机械 种植业蔬菜频道 | 水果频道 | 园林频道 | 茶叶频道 | 大田频道 | 药材频道 养殖业水产频道 | 畜牧频道
| 农业网主站 | 注册 | 登陆 | 取回密码 | 邮件 | 人才 | 展会
热点搜索: 铁观音 普洱 岩茶 红茶 绿茶 乌龙 茶具
茶叶网首页 > 茶叶资讯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金华茶产业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图)
茶叶网 来源: 农村信息报 时间:2017/3/27 【  】 【打印】【关闭

茶产业

  金华茶叶历经千年,是浙江省重要的产茶基地。依托金华经济社会优势,将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加快金华茶业传承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一是交通优势明显。金华是国家级陆路交通枢纽之一,连通东南沿海与内陆地区重要交通枢纽门户。近年来,金华市加快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加快打通金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运行好中欧班列、“金保东”两条陆路交通线,建立健全交通、物流、港口信息互通平台,加快海关、商检通关一体化建设,发展公铁联运、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

  二是市场体系发达。金华是名副其实的市场大市。近年来,依托浙江省第二大信息枢纽的优势,抓住“互联网+”机遇,把网络经济作为一号产业培育,线上线下市场相互交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成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十大电子商务城市”,网商密度大、产业平台多、交通物流便捷等优势凸显。全市拥有电商企业数万家,网络零售额居全省第二,“跨境通”平台通关量持续增加。

  三是对外经贸合作势头良好。金华市在“一带一路”65个沿线国家共有499个境外企业(机构)和项目,覆盖了“一带一路”所有国家,并与其中55个国家有货物出口业务往来,荣获2015中国“一带一路”最具活力城市称号。金义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确立了金华市“丝路枢纽”的新定位,还设立了市“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促进中心,集中精力为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促进双向投资、交流合作提供服务。

  四是改革试点取得成效。金华正在实施的国家和省部级改革试点有40多项,深化改革的效应显著。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绩效评价居全国第二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完成市县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的扁平化改革和市区两级审批事权划分。8大类195项公共资源纳入公共资源平台交易,在全省首推“五证合一”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金华已成为国家和省重要的改革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金华茶产业与“一带一路”有着深远的渊源。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载:“歙州、婺州、祁门、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始于南北朝所产婺州方茶与歙州、祁门、婺源方茶一道远销北方。婺州窑生产茶具的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碗,越州上,鼎州次之,婺州次,岳州次……”唐宋元时期,婺州窑乳浊釉器物大量向国外出口。宋代婺州窑烧造的“珠光青瓷”曾远销日本、东南亚诸国。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韩国西南角新安海域的一艘元代沉船里打捞出l万多件中国陶瓷、漆器等文物,其中有许多婺州窑产品。

  二是茶产业已经成为金华市农业主导产业。金华茶产业发展历史久远。据三国《山越史》记载,金华境内三国吴时已产茶叶。陆羽《茶经》中记载的名茶中就有产自“婺州东阳县东白山”的“婺州东白”茶。新中国成立后,金华市茶叶生产发展较快。上世纪70年代,大力开发名茶成绩斐然。80年代,被列为全国重点花茶生产基地,金华茉莉花茶闻名全国。近年来,金华市各级政府致力于良种改造、品质提升、品牌建设、文化培育、市场开拓,茶产业已成为农业八大主导产业之一。

  三是金华茶叶现代贸易市场不断拓展。金华市在实施茶叶品牌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内外贸易市场取得显著成就。近几年,金华茶叶企业拓展国际茶叶市场也取得明显成效,茶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波兰、比利时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措并举的战略战术

  推进金华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要认真把握国际茶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动向,适应国际茶产品交易规则,用国际标准体系、价格规律和营销惯例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一是牢牢抓住调整结构这个中心环节,优化茶业产品结构。产品是融入“一带一路”的关键因素。从中国茶叶出口情况看,绿茶出口占了茶叶出口总量的大部分,这意味着其他茶类出口具有较大空间。要根据市场需求,稳定提高绿茶生产,积极恢复和发展花茶生产,进一步开发黑茶生产,大力开发夏秋茶生产,以满足国内外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效益。要大力提升茶叶、茶籽深加工能力,将茶产业链延伸到保健品、化妆品、功能食品、天然药品和日化用品等健康产业领域,加快发展茶包装、茶机械、茶器具、茶文化创意、茶旅游等产业,延伸茶产业链,促进茶文化与茶经济融合,推动“大茶业”发展。

  二是深化茶业经营机制改革,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以提高茶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为抓手,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继续鼓励以茶园入股等形式通过合法、自愿、有偿流转方式,使分户经营的茶园继续适度向种茶大户、茶企业集中。继续鼓励茶业企业加强茶产品基地建设及运用订单的形式联系茶农,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把品质管理贯穿于栽培、管理、采摘、运输全过程。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和茶叶生产示范大户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企业茶叶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质量和产量,提升茶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三是提升茶产品品质,培育茶业大品牌。优质产品是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的核心所在。要以茶产品品质为中心,大力推进茶产品标准化生产,从源头强化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提升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形象。进一步完善茶园建设、生态保护、培育管理、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等标准化体系,全面推行生产加工过程标准化,并建立和完善茶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立足金华茶业和市场优势,以“绿色、优质、保健”为主题,培育茶产品大品牌,加大品牌宣传营销力度,提升整体品牌效应。

  四是借助“互联网+”积极开拓茶产品市场。高度重视“一带一路”茶产品市场的开拓扩展,积极培育金华市茶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平台,促进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点,共建经贸合作组织,推动金华市茶企业“走出去”。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使馆、相关机构的信息互通,促进对方优势企业与我方茶企对接。组织茶企参与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的展销会、博览会,展示推销茶产品。建立“一带一路”茶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积极发展网上网下专业化茶产品营销企业、建立茶产品专卖市场、设立专卖店等,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建立茶企产业联盟,化散为聚,加强行业自律和协作,共同应对茶产品出口市场风险。

茶叶网编辑:agronethhj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茶叶网”(www.agrotea.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茶叶网”(www.agrotea.com)联系。

热点新闻

·婺源绿茶:千年茶乡的匠心之作
·勐腊县: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陕西省安康市:秦巴明珠续写香茗传奇
·湖南双牌:苦瓜红茶受欢迎(图)
·临沧创新思路造“天下茶仓”(图)
·云南绿春县:一片茶叶的“致富经”(图)
·信阳浉河区:茶乡的“扮靓秘方”(图)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6.6%,农业农村经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