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的茶园!原来这就是贵州绿茶!”
5月18日,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现场,进入贵州馆,人们立即被贵州绿茶的大幅广告夺去眼球。
与此相呼应,那一缕缕贵州绿茶特有的清香,更是盘旋舌尖,久久不离。
这次茶博会,高调亮出的“贵州绿茶”公共品牌,令人印象深刻。
紧接着,5月26日,第24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贵州绿茶”的海报和香味又“勾住了”茶客的眼光、味蕾。
品牌!品牌!当贵州茶园面积达到700万亩、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到3776家、茶叶产量达28.4万吨、综合产值达500亿元之时,贵州茶产业面对的,就是如何打造响亮品牌的问题。
品牌!品牌!这真的是个问题。
“贵州这么好的地理环境种植的茶叶,为什么不出名?”有好事者在知乎网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答者甚众,有列举条目的,有绘制图表的,长篇大论,各有各的理由——但对贵州茶品质的肯定,却是共同的。
对贵州茶品牌的期待和呼唤,更是体现在他们的字里行间。
贵州茶品牌,我们已等得太久太久!
我们没有理由不期待:世界上唯一一颗古茶籽化石出土自贵州晴隆,最适宜茶树生长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生态环境在贵州……高山云雾出好茶,具备最好资源禀赋的贵州,怎么可以在茶品牌上缺位?
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工作方案(2017—2020)》,明确提出重点助推十大类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和绿色农产品,茶产业赫然在列。
茶产业是承载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绿色产业,贵州400多万茶农通过这片绿叶得到实惠。
作为贵州茶叶的主打品牌,“贵州绿茶”这一全国首个获准登记保护的省级茶叶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公共品牌,在“泉涌”行动中将担当怎样的角色?
千言万语,让我一一道来。
品牌构建 从大地标到大共享
“‘贵州绿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书了!”
今年1月,这条轰动中国茶界的消息,在不断发酵。
由此,“贵州绿茶”成为全国首个获准登记保护的省级茶叶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
绿色是多彩贵州的主色,茶叶是绿色贵州的珍宝。
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通过《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10年时间,贵州茶园面积和产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2014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从种植、加工、品牌打造全面提升贵州茶产业。
“三绿一红”“十大重点品牌”各领风骚,一个引领全省绿茶品牌的大品牌呼之欲出,“贵州绿茶”地标孕育而生。
“贵州绿茶”地标有多大?
贵州省境内9个市(州)61个县(市、区)、贵安新区范围内,具有生产资质的茶叶企业,选用适制绿茶中小叶种,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加工出茶叶水浸出物≧40%,感官品质“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并经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授权使用地理标志的企业所生产销售的绿茶产品,都可申请为“贵州绿茶”。
“贵州绿茶”地标意味着什么?
在“贵州绿茶”之前,我省已有“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贵定云雾贡茶”“金沙贡茶”“梵净山茶”6个品牌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以“贵州绿茶”为母品牌,整合其他绿茶品牌,世界绿茶金三角,在贵州已然形成。
分享“贵州绿茶”大地标带来的红利,企业的动作往往是最快的。
这不,公示期一过,“贵州绿茶”地标申请单位便收到了170余家绿茶生产企业的申请,经过多轮评审,全省165家茶企成为首批授权使用“贵州绿茶”地理标志的生产企业。
拿到地标授权一个月,国家级龙头企业贵州湄潭栗香茶叶公司便鸟枪换炮,更换包装,一箱箱印着“贵州绿茶”标识的“湄潭翠芽”,通过航空、陆路,运往全国各地。
从贵阳通往遵义的高速公路旁,一幅常年被栗香茶叶占据的广告牌焕然一新,“新一代贵州栗香茶”的上方,标识了“贵州绿茶”地理标志,“贵州绿茶”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品质特征一一体现。
石阡县祥华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饶登祥饶登祥坦言:“过去到省外参展,很多人不知道贵州产茶,最近几年,贵州绿茶在全国各地做了很多宣传推介,贵州绿茶秀甲天下的总体印象已经形成。”
品牌轨迹 从“湄绿”到“贵州绿茶”
独特的生态环境,高原上的冷凉气候孕育出“贵州绿茶”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品质特征。
作为世界茶叶核心原产地,贵州种茶、制茶历史悠久,绿茶品牌发展史脉络清晰——从“湄绿”到“黔绿”,再到“贵州绿茶”,这片绿叶已经走过了70余载。
1940年2月1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成立。
1941年4月,中央实验茶场成功试制了“湄绿”品牌的绿茶产品。
“湄绿”一推出,就被当时一大批专家赞誉为“色绿、形美、味醇、馥郁”四绝,堪与杭州西湖狮峰龙井媲美。
这是贵州首次创制扁平类名优绿茶,开启了贵州现代茶叶产品研发之先河。
1953年,贵州集合全省最优秀的绿茶精制加工技术创建贵阳茶厂,生产“黔绿”茶叶系列产品。
1959年,“黔绿”产品开始外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1974年,贵州成功恢复了始产于清代、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历史名茶“都匀毛尖”的生产加工。
100年来,“都匀毛尖”在国内外各项茶叶评比中得到的金奖多达100余项。
2007年,贵州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结合贵州生产绿茶的优势,响亮地提出了“贵州绿茶·秀甲天下”的贵州绿茶品牌,将贵州打造成“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在贵州”的区域品牌。
2017年1月,“贵州绿茶”成为全国首个获准登记保护的省级茶叶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等绿茶品牌在“贵州绿茶”公共品牌的引领下,开始全新的品牌塑造之路。
一个绿茶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梯队,在“贵州绿茶”品牌航母的带领下,形成绿茶品牌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品牌前景 从高品质到可持续
“贵州是我国名优绿茶重点产区,绿茶产品类型主要有卷曲形、颗粒形和扁形绿茶……如此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了贵州绿茶‘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独一无二的品质特色,具有高海拔冷凉云雾绿茶的典型性,明显有别于贵州以外产区生产的绿茶。”
这是农业部专家组对“贵州绿茶”品质给出的鉴评意见。
贵州绿茶的高品质,得益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如何让“贵州绿茶”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铸就“贵州绿茶”大品牌。质量上的严防死守和标准化生产成为关键。
贵州茶产业发展十年路径,对制作干净茶进行了有益探索。
早在2008年,贵州就把保证茶叶的安全、干净作为头等大事,投资400多万元把未来规划种植茶叶的400多万亩茶园用GPS定位,检测土样的pH值和7种重金属元素,确保今天种植的茶园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在安全的底线之内。
2012年,贵州重拳出击,打击了个别茶叶主产区滥施催芽素的行为,在茶园全面禁用催芽素。
2014年,贵州提出“宁要草,不要草甘膦”,茶园全面禁用草甘膦和水溶性农药吡虫啉啶虫脒。仅全面禁用草甘膦一项,为了这杯干净茶,贵州每年付出50亿元的代价。
在贵州茶园,农药的禁用在国标16种的基础上提高到63种。茶园往往建在山区,林中有茶,茶中有林,实现生物多样性。
2015年3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省农委联合发布《贵州茶叶标准技术规程》,“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等10种名茶的生产加工标准升级为省级标准。
“高品质造就可持续,可持续成就大品牌,标准化生产对贵州茶叶品牌的塑造至关重要。”省农委、省茶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如是说。
如今,作为世界优质绿茶原料最大产地,贵州茶山引来凤凰无数。
今年2月,全球最大的茶叶供应商英国太古集团决定将中国分公司——詹姆斯·芬莱有限公司设立在思南,计划从2017年开始,用5年实现为太古全球合作公司提供1.8万—2.5万吨贵州绿茶的目标。
世界茶叶巨头英国立顿公司,则把目标锁定余庆县1500亩高标准茶园,看中的,正是未来国际茶叶市场上绿茶的巨大份额。
本土企业贵州贵茶集团,在全省拥有51个专属茶园;“绿宝石”绿茶在通过欧盟400余项严苛的检测后出口到欧洲并销往我国香港地区。
如今,贵茶携手星巴克,已把“绿宝石”卖到世界各地,两家企业在余庆县的抹茶生产线项目有望年内启动。
“贵州绿茶”走向世界,世界茶企走进贵州。今天,在世界茶叶的版图上,那一抹动人的“贵州绿”日益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