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黄山市祁门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七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中向好发展。
祁门县实现生产总值65.1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7.3亿元、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9亿元、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40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0元、增长9%。
(一)突出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9.5:39.5:51。祁红产业“五大提升工程”成效明显,祁红加工产值10.1亿元、茶业综合产值30.3亿元。“天之红”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道地中药材面积3500亩,成功组建种苗培育基地,组培白芨种苗2100万株。工业经济转型增效。电子产业产值增长12%,黄山电器场效应管项目竣工投产,华特电器、硅鼎电子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园区经济稳步增长,品电科技、祁晶电子等4户企业落户电子产业园,黄山药谷、凯利焊接等企业闲置资产有效盘活,园区产值增长11.5%。全域旅游扎实推进。加快建设“两带两圈”,“黄山168”大本营和步道建设稳步推进,成功举办多场次徒步越野挑战赛。
(二)突出聚焦发力、扩大投资,发展支撑持续增强。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大会战,全力推进3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亿元。祁红综合大市场主体工程、祥源智能茶旅基地等项目基本建成,东街历史文化街区、祁红文化博览园等项目扎实推进,城市备用水源、农华生物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黄景昌高铁、德上高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面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完成18条县乡公路改造提升,建设里程219公里,完成投资3.2亿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大北河芦溪段综合治理全面完成,陈河小流域治理列入国家治理计划,完成投资9100万元。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出台招商政策“10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3.3%,油茶博览园、竹迹新材料等一批项目相继签约落地。项目储备得到加强。
(三)突出统筹推进、建管并重,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坚持“一尊重、五统筹”,着力推进城镇建设,城镇化率提高到51.7%。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示范高中开工建设,快速通道基本建成,常住人口达1.5万人。老城区改造力度加大,整治老旧小区3个,改造城市道路5条,新建停车场3个。祁红特色小镇建设强力推进,街道立面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梅南公园提升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16个中心村达到省级验收标准,50个自然村治理改造有序实施,西塘、文堂、石舜、新联等重点村建设初见成效。
(四)突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特色优势日益彰显。编制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在黄山市率先推行“林长制”,扎实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新增造林面积2000余亩;全面推行“河长制”,阊江、大北河等重点河流水污染防治全面加强,祁门县水质达标率达100%;狠抓大气污染治理,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空气优良天数达95%,连续四年入围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环保治理成效明显。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五)突出以人为本、精准脱贫,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坚持聚焦发力、精准施策,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投入扶贫专项资金5634万元,落实扶贫项目191个,4000余贫困人口、2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达到户脱贫、村出列标准,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民生工程全面完成。高质量完成38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6.7亿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1.4亿元。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十三五”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加快建设更具盛名的中国红茶之乡和全省生态经济强县。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点,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大力发展以祁红产业为主导的精致农业。深入实施祁红产业振兴计划,持续推进“五大提升工程”,新增绿色有机茶园6000亩,创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3-5个,鼓励红茶企业优势互补、品牌整合,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力争红茶自营出口达500万美元。深入推进“祁红+”战略,做优做活祁红茶城,新建红茶庄园3个,实施祁红文化创意项目3个,推进祁红业态多元发展。
大力发展以电子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落实制造强县政策,加快工业转型发展,2017年全年完成技改投资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工业入库税收突破1亿元。注重培育动力,重点推进黄山电器场效应管二期、邦耀通讯5G天线、恒悦电子快恢复二极管等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加快做大存量,鼓励和引导佳德盛铜业、润良纸品等企业做大规模,2017年全年新进规上企业4户以上。持续引进增量,支持新乘电动、竹迹新材料等落地项目建成投产,推进锂电池、高端纺织等在谈项目签约落地。
大力发展以文旅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以“两带两圈”为核心,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完成渚倒旅游公路建设,启动历溪至牯牛降景区隧道规划建设;提升西塘、石舜等10个重点村旅游配套设施,新建民宿20处。突出抓好“黄山168”大本营及步道、牯牛降南大门旅游服务区、柏溪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以药材种植加工为主导的中医药产业。编制中医药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加大对峰源生物等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支持力度,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发展白芨、祁术、覆盆子等各类中药材基地5000亩。建立中医药研发平台,培育引进中医药研发团队,加强御医文化传承发展,引进中医药产业合作项目2-3个。强化业态融合,加快推进御医研究院、睡眠理疗中心等项目建设。
(二)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促进增长的主抓手,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全力抓好100个县级重点项目、35个市级亿元项目,完成重点项目投资45亿元以上。基础设施方面,突出抓好5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黄景昌高铁、德上高速祁门段,加快推进国省干道改造、城市备用水源项目,基本建成示范高中、S326改线路基工程。产业发展方面,突出抓好25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红豆杉基地、油茶博览园等项目,全面加快农华生物科技、天之红科博园建设步伐,确保巨龙生物、品电半导体等项目建成投产。
(三)坚持把扩容提质作为城镇建设的主任务,展现城乡建设新面貌。
让城市面貌有新改观。启动新城区二期建设,实施先锋村综合整治,稳步拉开城市框架。实施老城区“保护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东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启动西街保护改造;完成4个老旧小区整治,启动朴里市场综合改造;围绕产城一体,启动华扬综合服务区、开发区城中村搬迁改造、开发区实验学校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生活服务、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业态向开发区集聚。
让乡村振兴有新气象。推动产业兴旺,加快发展一批茶叶种植加工、山泉流水养鱼、休闲农庄等经济实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乡风文明,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健全农村环境市场化运营机制,着力打造街道清洁、河水清澈、门前清爽、空气清新的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四)坚持把保护绿水青山作为生态建设的主方向,再绘绿色发展新画卷。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深入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新增造林面积2000亩以上。开展“护绿”行动,扎实推进“林长制”,健全森林防火机制。开展“增绿”行动,建设绿色质量提升点5处,建成主干道沿线森林长廊10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3个。开展“富绿”行动,出台林下经济扶持政策,调整林种结构3000亩,新增林业示范亮点5个,扶持发展林业复合型经营主体10个。
推进水生态建设。实行“一河一策”,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加强阊江河、大北河水环境治理,努力打造“两河”生态建设示范区。继续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把环保关口,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凡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一律不上,坚决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五)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社会建设的主目标,促进社会事业新进步。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新部署新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七个不落、一个不少”工作要求,真正下足“绣花”功夫,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聚焦施策重点,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出台高龄贫困人员生活补贴等县级脱贫政策,注重政策“精准滴灌”,确保脱贫工作质量。聚焦发展短板,更加注重产业扶贫,整合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000万元,以村级集体经济为主体,以贫困互助合作为支撑,建立业态多元化、产销一体化经营体系,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认真实施省市民生工程,全年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继续安排“十件惠民实事”,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