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为加快茶叶产业发展,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为依托,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企业带动、全民行动”的模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全力打造贵州茶叶大县。
建好一片“茶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水质等宜茶优势,稳步增加茶叶种植面积。2017年来,投入资金317万元,发放茶苗2341万株,完成茶叶种植面积5010亩,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16.15万亩,人均茶园面积1.16亩,茶产业已成为全县主导产业之一。
管好一群“茶园区”。积极开展茶农科技文化素质提升、茶园管护水平提升工程,切实抓好新建茶园、幼龄茶园、低产茶园的管理。今年累计开展茶叶种植管理培训10期,培训1630人次,完成低产老茶园改造和提升2.1万亩。截至目前,全县可摘采面积达8.5万亩,预计年底产品产量3539.6吨,产值5.57亿,同比增长9.61%。
扶好一批“茶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帮扶等措施促进茶企入驻、茶厂落地,仅今年,累计投入资金805万元,扶持茶企79家,加工厂6个,建成茶青交易市场6个,大大提升了全县茶叶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目前,全县茶叶企业达156家,获得QS认证生产茶企2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州级龙头企业7家。
联好一条“茶产业”。坚持“以旅促茶、茶旅互动”的理念,充分利用成熟的景区、景点,加快旅游沿线茶园观光体验园建设,城镇茶文化一条街建设等,积极开发茶旅游,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带动茶馆、茶店经营以及运输包装等业态发展,不断拉长产业链。预计今年全县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同比增长71.62%。
造好一系“茶产品”。建立茶叶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并按照《雷公山银球茶标准体系》和《雷公山清明茶标准体系》,严格茶质量检查验收,加大对“三品一标”认证力度,着力提升好银球茶、雷公山绿茶、清明茶、脚尧茶等茶系品质。目前,全县无公害茶叶基地达15万亩,有机茶叶面积达9368亩,分别占茶叶总面积92.88%和5.8%。
宣好一个“茶品牌”。积极开展茶叶品牌宣传、推介,制作完成了《雷山县茶叶》形象片和《苗乡银球茶》歌曲,赴北京、成都等地推介10次,参与企业128家次,重庆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媒体电视宣传100余次,客户阅读量达5000万余次。先后荣获“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华文化名茶”等各类称号奖项10余个,进一步提高了雷山茶叶品牌和知名度。
据雷山县市场监管局局长金志雄介绍,近年来,雷山县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投入品控制、环境监测和疫情疫病防控、质量安全追溯、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质量安全诚信等体系为工作目标。获贵州名牌产品5件、著名商标9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