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雨后初霁,山野薄雾笼罩。在重庆铜梁区安溪镇谭洪村,漫山遍野的特早茶树郁郁葱葱,穿着红红绿绿的妇女正欢快地采摘明前春茶,欢声笑语在山坡上飘荡。
“我们现在采的是黄金茶,虽然比采其他茶细致得多,但收入要高得多,每天有200多元呢。”一位采茶农妇说。
曾经 村民守着茶山受穷
安溪镇地处海拔880米的毓青山区,境内森林茂盛,群山环抱。山上终年云雾缭绕,气候宜人,是重庆茶叶产地之一。
“前些年,大伙守着一座茶山,却端着金饭碗讨饭吃,”谭洪村村主任戴利说,谭洪村虽然有2000多亩的茶山,但没有自己的茶叶加工厂,村民收获的鲜茶叶只能以低价卖给3家小加工作坊。鲜茶叶价格低廉不说,有时还没人来收购卖不了现钱。因为穷,谭洪村戴上了市级贫困村的帽子。
谈起过去的状况,正在茶园里采摘的村民张秀英说,小老板没有实力,有时不收,即使收价钱低得可怜。采起茶都没有心肠。那几年我家有三亩茶地,一年到头只有千多块钱的收入。
茶叶没人收,种茶没有好的效益,不少的茶农放弃了管理。几年下来,茶树老化衰败,村里的青壮年选择了外出务工。
茶山的出路在哪里?村民们望着茶山,急在心头。
引企业破解发展瓶颈
从2014年开始,镇人大动员和组织辖区内所有的人大代表,围绕帮助茶山恢复生机、帮助茶农摘掉贫帽的主题献计出力。经过调查研究,将扩大特早春茶种植面积,引进业主新建加工厂的建议提交给了党委政府,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身为人大代表的书记、镇长带头参与。”镇人大主席孔庆明说。
“唤醒沉睡的茶山,让茶山成为富裕村民的金山银山。” 2014年,安溪镇党委、政府、镇人大齐心聚力,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到了困扰安溪茶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实力雄厚的制茶龙头引领茶产业健康发展。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镇里对症下药,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2014年,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落户谭洪村,并于当年投入500多万元,建起了现代化的加工制茶厂,打破小而散的格局。
与此同时,镇里帮助引进的龙毓茶叶有限公司从四川眉山、岷山引进了蒙山11、福鼎大白、福选九号、特早213、川茶等优良品种,30多万株茶苗在早春也定植在山坡地头。
安溪镇还发动茶农组建了谭洪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经营模式,把公司、合作社、茶农三者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多方共赢。
在生产上,实现行无公害栽培。保证了鲜茶的质量。随后,开发出了目银芽、秀芽、碧螺春、毛峰、炒青等多个品种。安溪茶叶已经成功开发出10多个新品种,配上漂亮的外包装,走出了大山,走进了重庆主城和周边区县的市场。
焕发生机的茶山也给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新茶场建成后,鲜茶叶有了销路,茶厂的收购价比过去提高了40%以上,每亩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谭洪村也一举摘掉了贫帽。
今年40多岁的陈庆兰告诉记者,自己采茶一年下来收入有一万多元。村里10多个年轻妇女还进茶叶加工企业当了制茶工,收入就更可观了。
引进黄金茶 把茶叶变“金”
2015年5月8日,安溪镇茶企经过人大代表的牵线搭桥,迎来了重庆茶叶主管部门、茶业协会、茶叶科研单位负责人和川渝两地的茶商,共商安溪特早茶发展大计。
“安溪镇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空气清新,环境优良,特别适和引种高端茶,”专家经过考察后提出了建议。
2015年初夏,从四川岷山引进的黄金茶苗定植在了20亩地里。
“这些高身价的茶苗,我们全部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利用灭虫灯和生物农药杀虫,全部采取人工除草,保证了茶叶的品质。经过3年的生长,茶园达到采摘的标准。”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发明介绍说。
“2018年3月10日,茶场首次组织采茶能手试采。“所采茶叶全部的刚刚萌发的新芽,每瓣新茶都是一芽一心,一斤黄金茶需要采摘7.5万颗芽苞。”厂长罗永强说。
当第一锅黄金茶出炉,数量虽然只有600克,但泡出的茶汁晶莹剔透,金黄色的芽叶泛着金色,抿一口,香味扑鼻,入口回味悠长,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兴奋不已。
3月13日上午,笔者在安溪镇谭洪村的一片茶地里看到,在不到膝盖高的茶树尖上,长出了金黄色的嫩芽,村民们正在采摘这些嫩芽。“这是试种的新品种茶,由于茶叶品质好,价值高,加之带金黄色,所以名字叫‘黄金茶’。” 谭洪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发明兴奋地说,今年试产情况看,安溪引种黄金茶已经获得成功,填补了铜梁缺乏高端茶的空白。
“黄金茶是珍稀的茶种,对土壤和气候环境有特殊的要求, 该种茶的茶氨酸含量在6%以上,是目前中国茶氨酸含量最好的绿茶。下一步,将发动茶农扩大种植面积,他们种植一亩黄金茶,鲜叶的收入比其他茶增加一倍以上的经济效益。” 王发明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