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贫困地区茶产业为载体,以普通茶园的提质增效、助推精准扶贫为核心目的,充分发挥‘政府+电商企业+茶农合作社’的联动作用,开创的一种新型茶产业开发思路。”4月13日,原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扶贫工作队总队长、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处长申时全如此表示。
申时全介绍,在云南省农科院挂钩扶贫点“景谷县凤山镇顺南村”,省农科院跟昆明思普茶叶公司摸索出了一套适合顺南村产业脱贫的“爱心茶园电商扶贫”新模式,即“爱心茶园”由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统一指导种植加工,按照有机茶园标准管理茶园,并引入良种提升茶叶品质,精细化采摘制作,提升加工水平,实现提质增效,茶园增产增值,并以“互联网+爱心茶园+科技兴茶+精准扶贫+茶农合作社+贫困茶农+电商平台”的形式与外部市场进行无缝对接,以茶产业致富,带动茶农脱贫。
“爱心茶园实现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茶农增收为目的。最终实现了政府、茶企、茶农三方共赢。”申时全表示,“科技兴茶”以茶产业为主带动多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他介绍,“爱心茶园”工程,促使顺南村“爱心茶园”茶叶毛茶价格从之前平均18元每公斤,2016年收购价涨到30元每公斤,2017年达40元每公斤,2018年春茶收购价格达到了50-110元每公斤,大幅度提升了顺南村茶农的收入。
云南省农科院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扶贫措施,更加突出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
云南省农科院副院长戴陆园认为,一方面是扶贫项目到位。比如确保顺南村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并组建了由182名专家组成的专家服务团,为景谷县、凤山镇、顺南村及科技指导员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开展技术帮扶。
治穷先治愚,扶贫要扶智。云南省农科院还结合该院人才、技术优势,加大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使贫困户的思想意识、从业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对景谷特色农业的科技支撑,该院与景谷县于2016年签订了院县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共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景谷)试验站”为平台,加快特色大健康生物产业发展,推进畜牧产业标准化建设及饲草饲料开发应用,将景谷县纳入省农科院的农业科技成果综合示范县,共同开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示范、成果转化服务与技术培训等工作,着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强化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大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努力提升景谷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更好地引领普洱市乃至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
戴陆园表示,省农科院按照“聚焦顺南村、服务凤山镇、辐射景谷县”的工作布局,以规划统领、培训先行、成果示范、龙头扶持、集约经营、产业培育等为主要工作任务的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紧扣脱贫、摘帽、增收3个主要目标,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积极探索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新方法在科技扶贫中的作用,不断完善科技帮扶措施,突出 “造血”功能,坚持科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确保顺南村2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全部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