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满山茶树亲手种,辛苦换得茶满园……”流行于广西、安徽、福建等地的采茶歌反映了茶农丰收的喜悦。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里,茶叶是南方的专利,北方无茶。然而,在内蒙古武川县德胜营村的山沟沟里,一种“塞外山茶”却让这个闭塞、贫穷的小山村近两年内远近闻名。
黄芩是北方特有的一种多年生植物,其根可入药,老百姓用其茎、叶经过蒸制等传统工序加工成黄芩茶饮用,已有上千年历史,这种茶也是山区人民消暑、待客的主要饮品。但是传统的黄芩茶工艺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所以这种当地的特产茶一直未走出山沟,更谈不上创造效益。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朱林飞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以黄芩茎叶为原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生产出新型黄芩茶,让传统山茶实现“华丽转身”,为自己摸索出一条大学生创业之路,也为德胜营村民蹚出一条“靠山吃山”的脱贫致富之路。
“这个山茶最初就是当地老百姓用土办法自己制作的,自给自足。后来接触后,知道这个茶能润肺祛火、降血压,还能安神助眠,生产的原料黄芩又是山里野生的,是纯绿色的。我就想,能不能把这种当地的特产茶深挖一下,做出能和南方茶相媲美的北方茶。”朱林飞说。
于是朱林飞一边钻研传统黄芩茶的制作工艺,一边到南方学习制茶工艺,最终将传统与现代制茶工艺结合,研究出了新型黄芩茶制作工艺,制出的黄芩茶色泽金黄、口感细腻、茶香四溢。
2012年,朱林飞创办了武川晟源山茶合作社,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从野生黄芩的驯化、育苗、种植、采摘、加工、杀青、揉捻、检验、包装、销售等环节,不断总结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山茶种植、加工、销售和生产管理模式。2014年,合作社在武川县哈乐镇德胜营村建起了山茶标准化加工厂,包括800平方米生产厂房,加工流水线一条,配套有原料库、生产车间、包装间、化验室、成品存放库等。
为了保证合作社有充足、合格的加工原料,在原料种植环节,朱林飞邀请相关部门对武川县内适宜种植黄芩的乡镇的水质、土壤等进行了化验,以保证所生产的黄芩是未受任何污染的绿色产品。在此基础上,他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采用委托农户按合同种植、土地流转、合作社成员种植等方式,在西乌兰不浪镇、哈乐镇、二份子乡,建起3个山茶规模化种植基地,种植黄芩2000亩,涉及农户50多户。合作社为种植农户提供优质黄芩种苗和全程技术指导与管理服务,按照协议价收购黄芩干、鲜茎叶,为农户提供黄芩根的市场信息,既保证了合作社有充足的合格原料,同时也为种植户增加了收入。从2014年到2017年,合作社每年从种植基地收购黄芩干、鲜茎叶10万多公斤,为种植农户支付原料款60多万元。仅此一项,种植户户均增收近3000元。
为了扶持更多哈乐镇的贫困户,合作社在日常生产和用工旺季,都优先使用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并且以高于市场收购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黄芩。在合作社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的收入,由“合作社分红+工资+种植收益”三部分组成,去年和今年合作社将哈乐镇全部10户贫困户都纳入了扶持范围。
为了提高种植收益,朱林飞在黄芩的种植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参照南方茶园,将原来的平地种植改为了高垄种植,这样有利于黄芩生长、密植、节水,也便于田间管理,变一年采摘一茬为一年采摘两茬,产量和效益都翻了一番。
经过几年的不断试验和创新,朱林飞带领合作社先后开发出“纯叶山茶”“玫瑰山茶”“百合山茶”“雪菊山茶”“沙棘叶茶”等高、中、低三大系列40多个品种,并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办理了QS认证,为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合作社每年加工系列成品黄芩山茶6万公斤,销售额200万元,利润约80万元。目前,“塞外山茶”在武川县和呼和浩特市的代理店共计80多家,并以电商形式销往北京、天津、武汉、黑龙江、张家口、广州、大同等地,受到广大消费者好评。
今年,朱林飞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另一条以花茶为主的现代化生产线,生产流程可实现全透明化操作。并将厂区周围100多亩山丘地流转到合作社。谈到下一步的规划和发展时,头脑灵活的朱林飞说:“在新建生产线时,我建了一个茶舍,来厂区的人可以现场品尝购买。还建了一个培训室,准备作为将来种植户学习和培训的场所。厂区周围流转回来的100多亩地,也都要种上黄芩。黄芩花开‘蓝格盈盈的’特别好看,到时候,满山遍野的黄芩花开,我们就可以搞乡村旅游、婚纱摄影和黄芩系列的旅游纪念品开发。让贫困户脱贫不是我的目标,带领他们致富才是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