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产业基础良好,历来是全省重要的优质名茶产区。至今,全市共形成武义、磐安、婺城、东阳四个茶叶主产区。其中,武义被授予“中国有机茶之乡”,磐安被授予“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婺城被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
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35.9万亩,茶叶总产量2.9万吨,总产值17.3亿元,位居全省前列,带动就业25万人。茶产业不仅是促进金华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更是金华的一张金名片。
茶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以建设茶叶强市为目标,近年来,金华市一直大力推进茶叶生产经营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等,在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又让茶产业迎来新机遇。”市农业局局长吴国平认为,“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发展潜力巨大。这一区域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区,部分国家也已形成从我国进口茶叶的传统。随着进一步破除投资贸易壁垒、提升通关便利化等举措的实施,我国茶叶出口将迎来新机遇。在国内,“丝绸之路经济带”自东向西,拓展华北、西北及北方市场大有可为。
但同时,21世纪的全球茶业也面临产量持续增长速度大于消费量增长速度、出口技术壁垒提高而应对机制不完善、生产成本上涨而茶价下跌三大矛盾。“这反映出茶叶的产销与供需平衡问题,产大于销、供过于求必然引起效益低下。”吴国平说,茶业虽是金华农业主导产业,可总体来看基础仍相对薄弱,产品种类虽多但特色不鲜明,茶资源利用率较低,市场也亟待拓展,匮乏的技术人才和现有服务体系还不足以为茶产业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金华要想由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跨越,必须寻求促进消费和提升效益的新途径。”吴国平认为,全球茶叶深加工产业1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深加工是提升茶叶行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超越了茶叶传统冲饮消费模式的束缚,大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让消费形式、结构和途径实现了根本变革。而作为茶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抹茶不仅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还可优化传统茶业的有效供给、拓展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抹茶产业,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金华市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全市碾茶抹茶总产值达6975万元
在兰溪英特茶业的现代化标准加工厂内,工人身着统一制服在生产线上忙碌。“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茶业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公司负责人姚水滨告诉记者,2011年起,他将目光转向抹茶行业,多年下来已向国内多家抹茶行业巨头供应抹茶原料。
“抹茶每公斤可售200多元;普通茶园茶叶每亩产值约3000元,生产抹茶每亩产值可达万元,茶叶附加值整整提高3倍。”姚水滨说,从茶树鲜叶到抹茶产品,需以经蒸汽(热风)杀青、干燥后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称为“碾茶”),在低温条件下,通过多次研磨工艺加工而成。但相比成品抹茶,碾茶的价格只有一半。“有种植基地、原材料,也能生产出半成品,于是我决定延长产业链。”今年年初,姚水滨先后投入500万元用于技改,建成4条碾茶和抹茶生产线,其中1条为抹茶成品线,碾茶产量80吨,产值880万元,抹茶产量10吨,产值165万元。
“抹茶在金华本就有先天的生态、品种和资源优势。它是绿茶中的髙端产品,对茶树种选择、种植覆盖、生产等都有严格要求。”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茶学专家罗文文说,因为它比一般茶叶生产起点高,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并不多。将来,高品质抹茶生产也势必集中在茶园面积大、生态良好且具备生产技术的地区。金华作为浙江优质绿茶主产区之一,绿茶品质优秀,氨基酸含量高,恰是加工碾茶和抹茶的适制区域。同时,我市规模化茶园面积大,适合机采,资源也丰富,其中薮北品种已种植500多亩,龙井43、迎霜等相对适制性较好的品种面积有5万多亩。
据了解,金华市从2004年开始生产碾茶。全市目前已有碾茶生产企业5家,生产线18条,产量416吨,产值4210万元;抹茶生产企业3家,86台球磨机,产量340吨,产值2765万元。2017年碾茶抹茶总产值2930万元,2018年达6975万元,增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