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哈,这个茶苗应该这样载,不能与那一株间隔太近了。”浙江松阳县农业局茶办挂职巴州的专家正在细心的教村民栽种茶苗。
虽已入冬,巴中市巴州北部山区寺岭镇的茶园村,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村民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在有条不紊地栽种着茶苗。放眼望去,不同区域的茶苗颜色也不尽相同,这正是浙江松阳积极促成落地巴州区寺岭镇的“五彩茶园”茶旅融合扶贫项目。
自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开展以来,松阳县和巴州区积极探索发展思路,共谋致富之路。松阳县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挖掘当地地理优势,以茶为媒,把发展巴州茶产业作为松阳的重点扶贫项目。
发挥优势,共商发展大计
在这之前,寺岭镇茶园村的百姓没想到,自己世代生活的这片只是种点粮食蔬菜自给自足的田地,今后,将种上大片的茶树,成为名副其实的茶园村。“我们村原先有茶园,早已荒废,没什么人去采摘茶叶的,更谈不上卖钱。”
村名们谁也没想到,自己脚下这片土地地处秦巴腹地,日照足、云雾多、湿度大,茶树萌芽早、采摘周期长,无工业污染、水土保持较好,大气环境污染水平极低,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茶产业发展条件。
近几年来,松阳县茶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完善,有被誉为“中国绿茶第一市”的浙南茶叶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茶叶大小加工企业有3000多户。一年一次的全国茶商大会,吸引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茶商前来交流、洽谈。
2018年,松阳县以此为契机,积极邀请结巴州区党政代表团参观。在参加展会、走访茶叶基地、体验独特的茶旅文化后,巴州区对茶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一致认为,松阳茶旅结合的发展思路非常好,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为营造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松阳县党政主要领导到巴州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召开了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并签订了《松阳—巴州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出台了《松阳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方案》,双方就茶叶产业扶贫等达成共识。
茶行千里,落户巴州大地
2018年11月,一车车茶苗从远在千里之外的松阳驶进茶园村和寺岭村。村民们好奇地看着,议论着。“听说以后这片茶园会是五彩的,还会成为旅游地?”他们对这片茶园充满着期待。
这片等待栽种的五彩生态体验茶园以黄金芽(叶)、白叶1号、中白1号、紫鹃、龙井43等高档名优品种为主。该项目由松阳引进茶叶生产加工营销经验丰富的松阳茶商投资建设,总投资4500万元(建设基地1500亩,茶叶加工厂房1500平方米、生产线三条,文化旅游景点、电商孵化中心各一个)。
对于此项目的及时落地,松巴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春生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们先行一步迈上致富路。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鼓励我们这些茶企、茶商到巴州区来投资发展茶产业,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我们也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帮助这里的百姓脱贫致富。”
站在新开垦出来的茶园里,他面露喜色,介绍着巴州区新政策。为加快北部山区茶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区域经济发展,巴州区相应出台了《巴州区关于加快发展北部山区茶产业的意见》《巴州区加快发展北部山区茶产业的奖励扶持办法》。
对于当地百姓来说,茶产业项目在此落地,犹如一股活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动他们一起迈上致富路;而对于茶企茶商来说,这些政策,也如一股活水,促使他们的项目可以在此更好地生根发芽。
模式多样,辐射带动发展
“家里的地租出去了,本以为没事干,不曾想,可以在村里种茶苗领工资呢。”数着刚领到手的工资,贫困户赵大爷喜上眉梢兴奋地说。
除了为企业种茶采茶的劳务收入,贫困户还可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保底收购等获得稳定收益。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可以就地解决农民务工300人,预计可带动寺岭村、茶园村、花场村、安家坝村4个村1500余名贫困人口增收,实现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松阳和巴州两地政府深刻意识到,要想真正实现精准扶贫,让老百姓在致富路上可持续发力,行得稳,走得远,只有变“输血”为“造血”,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据悉,一方面松巴茶业有限公司建造企业茶叶示范基地,以打造高品质茶园为目标,积极谋划茶旅融合。另一方面利用好松阳县每年向巴州区赠送1000亩茶苗用于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采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贫困户”的开发模式,积极谋划在五彩茶园周边发展1000亩贫困户茶叶基地,资产由村集体和贫困户所有,企业给予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打造脱贫试验田。
同时,为了提高当地百姓的的种茶制茶技术,松阳县农业局茶办挂职巴州的2位两位专家,带着当地技术骨干翻山越岭、走村入户调查当地茶产业发展现状,开展技术辅导和产业培训。
目前,“五彩茶园”的核心示范园已完成500亩茶园基地建设和茶叶栽植,将打造成全省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示范样板,带动当地百姓走上致富路,开创“五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