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面环山的村寨还笼罩在雾气中,56岁的瑶族村民杨云花就背起竹篓去茶园里采春茶。
杨云花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加尤镇百陇村碑坳屯。这是一个典型的瑶寨,坐落在海拔700多米的山腰间。碑坳屯耕地少,茶叶种植是当地的主要产业。
“春茶价格比较高,现在一芽一叶的茶青每斤卖8到15元,毛尖茶青每斤能卖到40到60元。”杨云花家里种植的是凌云县特有的白毫茶。沿着寨子后面的小路,走上一个山坳,绕过一个斜坡,十几分钟就到了杨云花家的6亩茶园,茶树正冒出新芽,满目翠绿。
说到瑶寨过去的贫穷,村民们印象深刻。“房子几乎都是茅草房,瓦房只有一家,更不用说楼房了。”村民罗世刚回忆说。寨子位于深山中,山高路陡,尽管到镇上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通往外界只能靠一条盘山路,到镇上赶集要走几个小时。
百陇村党支部书记阳长标也是村里的老茶农。1994年,阳长标到毗邻加尤镇的玉洪镇茶场打工,看到那里的茶农在采茶季节每天都有不错的收入,便决定返乡种茶,发动亲戚很快在山腰上开辟了5亩茶园。
在阳长标的带动下,寨子里的村民们也纷纷种植茶树。2003年,杨云花也在半山腰上开出了一片茶园。
“以前采了茶得背着走几个小时到镇上的加工厂卖,有时还得排队,有时甚至卖不出去。”阳长标说,为了解决茶农卖茶难的问题,2009年他在村子里办起了茶叶加工厂,2012年创办了茶叶公司,注册了商标,走上品牌发展之路。
如今,百陇村的茶叶种植已经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基地”的路子,通过建设茶叶加工厂、保护价收购茶青等,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仅2018年,阳长标的茶叶公司就支付当地茶农的茶青收购资金532万元,茶农户均收入约1.3万元。
“从3月份的春茶起,可以采到9月份,卖茶叶能保证我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有固定收入,有时候一天就可以有一两百元。”杨云花说,这些年家里种茶的年收入最高时能达到2万余元。
凌云县茶叶中心主任谢再腾介绍,全县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有4万余人,几乎每4人中就有1人在做与茶相关的工作。去年凌云县完成茶园低改1万亩,新增有机茶面积1998亩,干茶产量5503吨,产值4.9亿元。全县已有1.5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茶产业实现脱贫。
傍晚时分,采了一天春茶的杨云花背着竹篓回到了寨子,到了阳长标在村子里开办的茶叶公司,过秤、现金结算,几分钟时间,杨云花一天的劳动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杨云花笑着说,通过种茶增收,家里新建了两层小楼,告别了过去的茅草房,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