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材业农化频道 | 温室频道 | 饲料兽药频道 | 农业机械 种植业蔬菜频道 | 水果频道 | 园林频道 | 茶叶频道 | 大田频道 | 药材频道 养殖业水产频道 | 畜牧频道
| 农业网主站 | 注册 | 登陆 | 取回密码 | 邮件 | 人才 | 展会
热点搜索: 铁观音 普洱 岩茶 红茶 绿茶 乌龙 茶具
茶叶网首页 > 茶叶资讯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江苏茶产业“品”出新滋味(图)
茶叶网 来源: 新华日报 时间:2019/4/1 【  】 【打印】【关闭

茶产业

  “春雨贵如油,春茶贵如金”。3月25日开始,江苏省春茶相继上市。今年茶产业有哪些新特点,一杯茶多了哪些新滋味?记者进行了采访。

  品质更好 产量预计增一成

  3月18日,宜兴市大地春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的阳羡雪芽开采,“头茶”价格1200元每500克;20日,苏州东山茶厂的碧螺春上市,更是由于名气高、产量少,每500克卖出了1.6万元;21日,南京中山陵茶厂开采雨花春茶,今年产量预计在3000公斤左右……“由于前期雨水充足,温度适合茶树生长,冻害少于往年,今年江苏省茶叶品质较好,开采时间也比去年要提早一星期左右。”江苏省茶叶协会秘书长唐锁海介绍,江苏茶园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预计今年茶叶产量要比往年高出10%。

  记者走访南京各大茶叶市场发现,目前茶叶价格和往年基本持平,以雨花茶为例,零售价在1500-3000元每500克不等。天福茗茶王府大街店工作人员介绍,随着第一批春茶上市,前来咨询新茶的顾客明显增多。

  “今年高档茶价格有所降低,中档茶略有提高,低档茶基本维持不变。”中山陵茶厂厂长李峰表示,今年雨花茶品质较去年有所提升,“头锅”雨花茶大约只能出产10公斤,氨基酸含量较高,营养度较好;后期茶的口感比“头茶”更为浓郁。

  李峰说,随着年轻消费者的增多,茶厂近年来试水线上销售渠道,消费者可以通过京东商城和微店选购。茶厂针对景区的文化市场,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人文气息的雨花茶产品,受到中山陵游客的喜爱。

  江苏浦桥玉剑茶叶有限公司今年新推出了“消费定制”模式,即顾客先付款、厂家后生产,厂商根据消费者要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产品。公司董事长张宴志告诉记者,“消费定制”区别于传统的营销模式,省去中间环节,让消费者与生产商“面对面”,实现了价格全透明。“我们把每个环节的成本都真实告诉消费者,茶叶价格比去年降了一半。”张宴志说,目前已经接到几百万元的订单款,说明这种让企业和消费者都“省钱”的“真产品、实价格、零距离”模式,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机器换人 采茶环节求突破

  春茶飘香,茶老板们却是亦喜亦忧。“每年找来的采茶工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今年的平均年龄在60岁到65岁。”溧阳市一家茶叶合作社的负责人说,如今招工成本越来越高,招到的人岁数越来越大,年纪最大的采茶工已经70多岁了。“4.5斤鲜茶才能炒制一斤茶叶,采茶考验体力,拣茶考验眼力,年纪太大的人,一方面干活跟不上,另一方面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不敢用。”

  中山陵茶厂目前招聘了100多个采茶工,采取按量分配的工资模式,根据每天采摘鲜叶的标准和零售价,按采茶工采茶量来计算工资,每天人工成本约150元/人。这批工人多为60岁上下的老年女性,一天的采茶量在1-2斤。采茶工人的逐步老龄化,降低了采摘量,也为采茶工在湿滑地面采摘茶叶埋下安全隐患。

  此外,“头茶”对品质要求高,只能手工采摘,机械难以涉足,是采茶头道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哪怕不是“头茶”,机械化也很难在采摘环节实现。“通常使用机械收割的都是那些比较高大的乔木类茶树,并且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不高,而我们所需要的一芽两叶、一芽三叶茶叶只能人工采摘。”大地春茶业研究所茶艺师刘冰窈说。

  “采茶工问题一年比一年突出,今年普遍反映用工比去年更难,人均工资每天也涨了一二十元,这是一个全国性问题。”江苏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首席专家、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王润贤教授告诉记者,这需要从消费习惯上引导,如果消费者没那么注重茶叶外形的话,就可以推行机械化采茶。

  目前江苏省茶叶植保阶段已可以用机具代替人工,然而采茶环节是用劳动力最多的,也是整个茶叶生产和种植过程中机械化程度最低的。江苏省正在试验用机器把茶叶先全部采下来,再通过参数设置,让电脑来选茶。在制茶环节,不少茶厂已开始尝试“机器换人”。机械炒茶每小时能制作100公斤干茶,而手工炒茶一锅放1斤2两鲜叶,40分钟仅能制成3两干茶。在人员工资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机械制茶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

  消费升级 催生茶企新思路

  采茶工老龄化,倒逼茶企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消费升级,则令一些敏锐的茶企快速开启转型发展的新篇。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将传统茶叶制作推向更加精品化之外,不少茶企还通过不断创新业态,挖掘行业新热点,其中,“茶旅游”成为不少茶园的创新尝试。

  刘冰窈介绍,当地茶园将茶叶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推出茶乡旅游路线,消费者不仅可以参观茶山茶园、加工厂区,还可以通过亲身采茶制茶体验、茶文化互动、茶艺培训等,加深对茶产业的认识,促进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

  在苏州,90后“茶二代”、江南茶文化博物馆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倩楠探索“茶旅融合”之路,打造集茶文化展示、茶艺培训、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碧螺春茶文化旅游体验中心”。她还带领团队与高校等单位合作,创新推出各类花味茶、果味茶、花果茶等26个新品,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碧螺旗舰店”,目前会员已达8.5万人,线上收入超千万元。

  “江苏不仅是产茶大省,更是产优质茶大省,随着文化产业日益发展,茶文化已经成为茶产业的灵魂。”王润贤表示,茶是适合跟旅游结合的产业,只有将茶产业与休闲观光产业等融合,才能提升茶产业附加值,促进茶农增收,推动江苏省茶产业的发展。

  地处苏皖交界的南京浦口区星甸街道九华社区曾是经济薄弱村。过去村民单打独斗、零散种植,收入不高。近年来,村里引导零散茶农加入赭洛山茶叶合作社,依托合作社的技术力量和销售渠道,规模化、品牌化运营茶叶,效益大增,大部分茶农年收入超过10万元。村里还整合资源打造“九华茶坊”园区,为游客提供高标准有机茶园观光体验、红酒品鉴、特供优质农产品采摘以及垂钓等多种服务,每年可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年收入400万元,推动茶农从一产向二、三产转型。

  此外,省内还有一些茶企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产品多样化。有的茶企积极开发红茶、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如江苏鑫品茶叶有限公司的超微绿茶粉,丹阳吟春碧芽有限公司的茶多酚片、茶叶护肤品等茶叶衍生品的生产量不断扩大,延长了茶产业链。

茶叶网编辑:agronetxhj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茶叶网”(www.agrotea.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茶叶网”(www.agrotea.com)联系。

热点新闻

·婺源绿茶:千年茶乡的匠心之作
·勐腊县: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陕西省安康市:秦巴明珠续写香茗传奇
·湖南双牌:苦瓜红茶受欢迎(图)
·临沧创新思路造“天下茶仓”(图)
·云南绿春县:一片茶叶的“致富经”(图)
·信阳浉河区:茶乡的“扮靓秘方”(图)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6.6%,农业农村经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