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材业农化频道 | 温室频道 | 饲料兽药频道 | 农业机械 种植业蔬菜频道 | 水果频道 | 园林频道 | 茶叶频道 | 大田频道 | 药材频道 养殖业水产频道 | 畜牧频道
| 农业网主站 | 注册 | 登陆 | 取回密码 | 邮件 | 人才 | 展会
热点搜索: 铁观音 普洱 岩茶 红茶 绿茶 乌龙 茶具
茶叶网首页 > 茶叶资讯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大师手作与工厂量产的春茶之约
茶叶网 来源: 农民日报 时间:2019/4/3 【  】 【打印】【关闭

  阳春三月,正值春茶采收之时。近日,记者参加“小罐茶春茶360°探秘之旅”探秘团走进安徽省黄山市的黄山毛峰原产地,亲眼见证一罐春茶如何诞生。
  
  溯源——好原料好技艺出好茶
  
  富溪乡,这里是黄山毛峰的核心原产地。日前,天气难得放晴,记者来到位于富溪乡的“山地丛栽”茶园,明前第一波“初展嫩芽”在经过层层筛选之后将会成为小罐茶的原材料。
  
  低海拔地区的茶丛已经采摘的差不多了,分散的茶山、茶园和茶丛,让采摘每颗“芽头”都变得不容易,费时、费心、费力自不待言。茶农江大姐告诉记者,为了采到清明节前最好的嫩芽,她经常需要凌晨五点打着手电筒出发,爬一个多小时的山去找最好的毛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黄山毛峰茶国家标准制定主要起草人谢四十告诉记者,黄山毛峰的采摘本身就是一门学问,采摘嫩度、海拔、采摘时间、品种等要素都能直接影响芽头的品质和价格。尤其是制作成小罐茶,有更为严格的品质要求,比如提高检测标准,在茶园端、加工端、精制端,也就是茶叶的鲜叶、原料和成品阶段进行三次农残检测。
  
  平均20多丛茶树、200多棵头拨嫩芽才能做出一罐4克的茶。江大姐表示:“太难采了,一天下来达到小罐茶标准的才二三两,多则才一两斤。但是,按照这个标准采摘,收入会增加。”
  
  谢四十说,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之所以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因为里面凝结的是个人的悟性、长久的钻研以及日复一日的实践。
  
  为了展示这种传统技艺的精髓,谢四十大师架起了大锅,挽起了袖子,在270多摄氏度的高温中,向记者展示用赤手对刚刚才下来的茶青进行“高温杀青”的过程。延续千年的手工技艺,耳闻不如亲见,三炒、三烘的工序一次次激发出每片叶子的香气。“高温杀青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尤其是芽头,很容易就炒焦了。市面上很多黄山毛峰为了颜色翠绿、条形好看,所以放弃了高温杀青工艺,采用低温杀青后烘干。”谢四十接着说,“形似雀舌而微卷,带金黄鱼叶,充分发挥黄山毛峰的香气、滋味,保留传统正味,这才是真正的黄山毛峰茶。”
  
  融合——传统技艺与工业化生产碰撞
  
  制茶大师手工制茶每天也就出两三斤干茶,体力、精力有限的弊端是限制好茶产量的一个难题。而且,作坊式或半机械化、机械化加工,茶企小散乱,随意定价等因素也让茶业市场出现混乱。
  
  破题的方子就是提升茶业专业化、标准化、工业化水平,由大师来制定标准和监管生产,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提档升级。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海玉介绍,将大师的经验数据化,用现代设备将传统手工技艺实现为达到工业化标准的规模化生产,是他们合作的初衷,也实现了双方价值上的共鸣。
  
  从原料甄选开始,谢四十与小罐茶的技术人员共同勘定采摘嫩度、品种标准等要求,保证原料的高品质;在制茶环节,根据多年来手工炒茶烘茶的经验积累,提出工艺参数和要求来指导机械化生产;自主研发的设备,不仅完美地模拟了黄山毛峰传统制茶三炒、三烘的技艺,同时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品质稳定性的把控。
  
  与此同时,谢四十作为小罐茶黄山毛峰监制人,全程参与到生产中。谢四十每天都在工厂监督整个生产流程,根据天气、温度、原料的变化等实际生产情况,实时对工艺参数做出调整,确保每个环节生产出的茶叶都符合预期标准,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规模化生产。
  
  在小罐茶位于黄山经济开发区的工厂,记者感受到的是对黄山毛峰传统技艺进行再一次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延伸。进入所有车间都需要穿戴隔离衣、头套、手套、鞋套、口罩,最后还要全身“粘毛”,手部清洁……在挑茶车间,所有的黄叶、老梗、茶籽等杂质都要通过人工手段一一挑拣出来。
  
  经历了前前后后3道农残检测、6道精选后,还要进入品质审评环节,也就是专业训练的审评师通过喝、闻、看等方式进一步挑选把控茶叶品质。资深审评员张婷婷告诉记者,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个体差异,主要通过专业团队审评、五因子法、密码审评、问题追溯等科学方式来实现装罐前的最后把关。以五因子法为例,外形、汤色、香气、滋味、液底等五项因子都要一一进行审评,缺一不可。
  
  作为小罐茶的重要产业创新,罐装的环节尤为重要和特殊。在罐装车间,记者看到了全世界第一条茶叶全自动化铝罐罐装生产线,罐装、充氮封膜、再次称重环节全部由电脑控制的机械手臂、多头称等自动化设备完成,其中电子称重的精准度可以达到0.1克。带着听力保护耳罩的专业检测员,会对经过这些流程的产品进行再一次的视觉检查,以剔除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这些近乎完美的产品,才能被送到最后的包装和塑封流水线。
  
  升级——由农产品向消费品转变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000个产茶县,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2018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额达到2661亿元,排名前100的品牌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不超过5%。茶树种植以农户为主,每户平均仅1亩左右,平均每个茶厂年加工茶叶仅15吨。
  
  中国茶的产业链很长,每一个环节都受农产品生产的传统思维影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介绍,茶产业上游种植端的种植产地分散、缺乏集约化;中游生产端的加工是手工作坊,设备、加工标准、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较弱,品质一致性差;下游销售端的茶叶交易多是在传统的茶叶店、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商店,要么廉价按斤售卖,要么靠忽悠获取暴利。
  
  从2012年开始,历经4年、数十万公里的茶区调研,让徐海玉深刻的认识到了中国茶的痛点和软肋,作为产茶大国、消费大国,产业端还在以传统农产品思维来延续。而改变这一局面的根本就是通过工业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布局,推促传统茶业完成从农产品到消费品、从传统制作到工业生产、从手工操作到智能化全流程管控的根本性转变。“小罐茶在做的事,就是要让中国的茶叶瑰宝从普通农产品,变为流通性强、有品牌的消费品,让国人从买茶到喝茶都变得简单,而完成这一转变,背后的关键就在于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徐海玉表示。
  
  黄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任金涛说,自2017年以来,在推动黄山毛峰的品牌化方面,小罐茶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小罐茶以消费品思维,通过携手谢四十大师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也统一产品的等级、价格、规格,创新消费体验,让更多人能简单方便喝到现代时尚的黄山毛峰。
  
  小罐茶做了一些创新性的战略布局:成立了“茶叶工业装备中心”和“茶叶研发中心”,前者聚焦茶叶工业化课题,为茶叶工业化、智能化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后者主要是通过创新,研发具有高辨识度的产品。
  
  为进一步发力和探索茶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路径,参照工业4.0标准,小罐茶正在建设全球首个茶叶工业4.0智慧工厂,携手世界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导者西门子推动数字化融入生产制造过程,比如智能仓储系统、柔性生产(定制化满足)等,将标准化、智能化的新业态进行到底。
  
  “我们要让人们意识到:中国茶不仅是一种农产品原料,更是代表中国形象的一个品牌,其中包含了深厚的中国文化传承。让中国茶走向世界,是我们的梦想和使命。”徐海玉说。

茶叶网编辑:agronethuhaon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茶叶网”(www.agrotea.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茶叶网”(www.agrotea.com)联系。

热点新闻

·婺源绿茶:千年茶乡的匠心之作
·勐腊县: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陕西省安康市:秦巴明珠续写香茗传奇
·湖南双牌:苦瓜红茶受欢迎(图)
·临沧创新思路造“天下茶仓”(图)
·云南绿春县:一片茶叶的“致富经”(图)
·信阳浉河区:茶乡的“扮靓秘方”(图)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6.6%,农业农村经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