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材业农化频道 | 温室频道 | 饲料兽药频道 | 农业机械 种植业蔬菜频道 | 水果频道 | 园林频道 | 茶叶频道 | 大田频道 | 药材频道 养殖业水产频道 | 畜牧频道
| 农业网主站 | 注册 | 登陆 | 取回密码 | 邮件 | 人才 | 展会
热点搜索: 铁观音 普洱 岩茶 红茶 绿茶 乌龙 茶具
茶叶网首页 > 茶叶资讯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云浮新兴县:“小茶叶”铺出村民致富路
茶叶网 来源: 新兴视窗 时间:2019/4/4 【  】 【打印】【关闭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洁净,常年云雾缭绕;这里是天然的大氧吧,也是产茶的好地方。云浮新兴县象窝山上种植茶叶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因六祖惠能缘起。从唐代开始,象窝山一带就开始有了种茶的传统,主要种植“水源山”茶,用以做药引。1958年象窝山正式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大力引进云南大叶种,名为“象窝茶”。然而,虽然茶叶种植面积大,因为缺乏深加工技术、品牌效应、销售渠道,种茶难以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2007年初,当地民企翔顺集团发现了茶场的潜力,开始整合茶场的资源。至2018年,象窝茶生态园周围林地面积已达1万多亩,茶叶种植面积逾1400亩,翔顺集团打造出了一个以茶文化旅游为特色,集养生文化、观光旅游、茶叶种植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园。随着象窝茶产业的迅速发展,象窝茶场周边几个自然村的资源变成了产业,贫困户变成了员工,带动周边4个自然村、4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茶旅结合 以茶为“媒”助推产业融合 “10多年来,象窝茶的产值从原来的100多万翻了20倍,2018年是2000多万元。当前,我们将以象窝茶为带动,建设特色农业、旅游产业链,带领茶农增收,脱贫致富。”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少强介绍道。

  原生态产业链的建立有助于把山区青山绿水优势发挥出来,用象窝茶的品牌、销售网络,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茶园有特色、有规模,加工有标准,产品有市场,农民有效益的良性发展之路,不仅如此,通过茶园的独特魅力,可以吸引广大爱茶人士及游客,来到凤山,来到大朗,来到来到水浪村,把这些地方建设成美丽乡村的典范。

  众所周知,茶产业是扶贫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也是旅游产业,做好茶可以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惠及茶乡经济和民生发展。象窝生态园将茶产业与旅游相融合,在开发本地旅游资源、对外打开旅游市场的同时,也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益,既可以实现自主脱贫,也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象窝生态园自身风景宜人,底蕴深厚,象窝山生态园区内坐拥一座飞天蚕山的主峰,顶端海拔850米,其山顶风光秀丽,即可欣赏到新兴县高山沟壑的宏伟景观,还可以观赏与新兴县接壤的开平市大沙水库风光。同时,象窝生态园还能吸引游客来基地亲身参与象窝茶叶的采制、泡饮等活动,开发建设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观光茶园。崔少强表示,通过发展茶产业,积极探索“茶产业园+旅游+扶贫”的模式,真正实现以“茶”为媒的产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进而转化成“扶贫富民”的新动力。

  村民变员工 钱包袋子鼓起来

  凌晨6点半,张光玉就从水浪村的家里骑摩托车往象窝生态园里赶,她告诉笔者,自己已经在茶场里工作9年了,从家里至茶场骑摩托车大概有15分钟的路程。春分过后,清明之前,象窝生态园里的春芽开始挺立起来,绿里带黄,嫩生且水盈,带着雨露,映着阳光,这是茶叶一年中最珍贵的时光。 “这里山水好,空气好,村里一大半人都在上面做工。”在张光玉看来,茶场的工作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底气。“以前都是在家里带孩子,也没有外出务工。后来孩子大了,自己年纪也上来了,外面打工都是招收年轻人。后来看到茶场招工就上来工作了。”张光玉介绍,在茶场工作十分自由,待遇福利都还不错。“这里是按量计酬,可以随来随采,随采随走。空闲的时候就过来采茶,每天工作8个小时,回家后也有时间照顾家人。同时,茶场还包午饭,每餐饭都是鸡鸭鱼肉换着做。”张大姐表示,自己每个月平均下来工资在2500-3000元。 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集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是产业化扶贫茶叶种植基地,重点在于科学管理,辐射周边,提升农户经济收入,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年里有10个月有茶叶可以采摘,另外两个月茶叶休整期,村民也可以上来给茶树除草、施肥、修剪。一天的工资是85元。”崔少强介绍道。在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笔者看到,一系列的制茶工序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人工完成,这样既保证了茶叶的品质,也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难题。 工资待遇好 贵州布依族茶农慕名而来 茶农熟练地掐断茶树的芽尖装入竹篓,鲜叶要在当天加工成茶叶,茶农当天采完之后便可以交去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的收购点,按斤算钱。午后,象窝生态园便开始热闹起来,茶农挑着新鲜茶叶,往来于茶园与加工车间,看货、过称、送往加工车间……收集好的鲜叶被送到加工车间,炒茶师傅对茶叶翻炒,用手感受茶叶在炒制过程中的温度,通过手腕的力量搓揉茶叶,使茶叶成型,整个加工车间都沉浸在茶香之中。除了帮助本地村民致富以外,象窝生态园凭借优质的气候环境,人性化管理以及好的工资待遇吸引了不少外来员工上山务工。

  今年59岁的骆开新是贵州都云人,现在已经在茶场工作11年了,早已把象窝生态园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2008年的时候我们老家有一个亲戚在坝塘养猪,当时看到招牌说茶场招工,于是我和妻子就一起过来这边了。”骆开新告诉笔者,在来象窝生态园工作之前,自己在老家也是从事茶叶采摘工作。“在老家采摘的是毛尖茶,但是毛尖茶只要春茶,一年只有4个月的工期。不像这边,基本一年四季都有茶叶可以摘。另外工资待遇上,这边也比老家好很多。在我们老家干零工,一天8个小时只有30多块钱。每年会视情况上涨5元—10元。”

  象窝生态园的相关负责人梁建参告诉笔者,茶场招外来员工都是会要求其夫妻二人一起上茶场务工。“这样既可以帮助其夫妻俩人同时解决工作问题,另一个也是让他们夫妻俩可以互相照顾,在茶场工作更安心。” 好的待遇和人性化管理让骆开新他们开心不已,春节返乡时也介绍了更多贵州同乡前往象窝生态园工作。“在我们村有人外出务工干半年都拿不到工资,这里每个月发工资很准时,公司在山上还专门给配置了宿舍,而且在山上留了一块地给我们种菜。我们自己开伙吃饭公司会发10块钱的补助,外地人每天再多补10块钱。”骆开新的话让高礼芬夫妻心动了。 高礼芬夫妻是土生土长的贵州布依族,两夫妻在来茶场前也没有外出打过工。“我们夫妻是2015年春天来茶场工作的,以前就是在家里务农,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尽管一年辛苦不已,却赚不到什么钱,收成只能勉强够吃。”来到茶场后,因为夫妻俩勤劳肯干,收入比在家务农翻了好几番。“我们两夫妻2017年的工资是11万多,2018年是9.8万。我们村里布依族有40多个人,看我们在这边工资待遇好,大家就一起全部过来这边茶场务工了。”

茶叶网编辑:agronetlinwenwen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茶叶网”(www.agrotea.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茶叶网”(www.agrotea.com)联系。

热点新闻

·婺源绿茶:千年茶乡的匠心之作
·勐腊县: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陕西省安康市:秦巴明珠续写香茗传奇
·湖南双牌:苦瓜红茶受欢迎(图)
·临沧创新思路造“天下茶仓”(图)
·云南绿春县:一片茶叶的“致富经”(图)
·信阳浉河区:茶乡的“扮靓秘方”(图)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6.6%,农业农村经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