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材业农化频道 | 温室频道 | 饲料兽药频道 | 农业机械 种植业蔬菜频道 | 水果频道 | 园林频道 | 茶叶频道 | 大田频道 | 药材频道 养殖业水产频道 | 畜牧频道
| 农业网主站 | 注册 | 登陆 | 取回密码 | 邮件 | 人才 | 展会
热点搜索: 铁观音 普洱 岩茶 红茶 绿茶 乌龙 茶具
茶叶网首页 > 茶叶资讯 >市场评论 > 正文

市场评论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图)
茶叶网 来源: 光明日报 时间:2019/4/10 【  】 【打印】【关闭

  有的茶大约是用来炒作而不是用来喝的。比如,1斤几千元到数十万元的岩茶。据报道,近年来武夷岩茶价格持续攀升,各种贴着“大师”“山场”标签的岩茶充斥市场。

  报道标题里有个字很精准:炒。茶叶当然是炒出来的。少年时,常见母亲摘了野茶,在自家的土灶锅里,炒出一锅绿茶,很好喝,而专业的制茶,更是将炒茶技艺发挥到绝佳的程度。但如今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这些“奢侈品茶叶”,却是以标签、概念“炒”出来的。对此乱象不能不警惕。

  中国的茶叶,门类众多。而岩茶,则是福建特有的一种茶叶,主产区为武夷山茶区。所谓“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诠释的是岩茶生存环境的奇特和采摘的不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力推“岩茶”概念并无不妥,定价高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岩茶本身的制作过程并没有多奇特,和多数茶叶的制作相类,无非做青、揉捻、炒青、初烘、复焙等程式。

  要炒出好茶的确需要凭借炒茶师傅的技艺。同样的茶叶,能不能炒出佳品,考验的是眼力、手力和“心力”。因此,“艺高价高”可以有,但玩起唬人的天价,那就过头了。何况把杂七杂八的茶叶也“包装”为岩茶,本身就是欺诈行为。

  据了解,不少外地茶商或是到武夷山收购散装茶叶,或是挂靠武夷山的茶企,或是将外地茶叶运到武夷山加工,然后贴上武夷山特定山场标签,通过夸大渲染,忽悠消费者,卖出高价。所谓大师岩茶来路竟然如此不正。

  很多报道都提及,一些地方,资深炒茶师越来越少,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但是某些不良商家,正在批量生产各种大师:从1斤六七千元的小罐岩茶,到1斤一二十万元的精品茶,形形色色的“大师”签名印在茶叶包装上。

  概念先行,是炒作的套路,或者是通病。但茶叶的制作和销售,玩不得虚头。一个源于茶文化和现实环境的概念,值得肯定,但由不得生搬硬套、胡吹一通。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茶饮讲究一个淡泊,如此吃相难看,如此不择手段,真是对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的大不敬。市场之事,遵循的是市场规律、规则。喝到肚子里的该是茶韵,而不是虚假的价格。

  就此乱象而言,需要正本清源:定价上,需要拧去水分;命名和推广上,需要求真务实。整治茶叶市场的乱象,先得把伪大师及其利益链给“治”了。这不仅仅是为了呵护某个地方茶品牌的声誉,更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茶叶网编辑:agronetlnn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茶叶网”(www.agrotea.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茶叶网”(www.agrotea.com)联系。

热点新闻

·婺源绿茶:千年茶乡的匠心之作
·勐腊县: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陕西省安康市:秦巴明珠续写香茗传奇
·湖南双牌:苦瓜红茶受欢迎(图)
·临沧创新思路造“天下茶仓”(图)
·云南绿春县:一片茶叶的“致富经”(图)
·信阳浉河区:茶乡的“扮靓秘方”(图)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6.6%,农业农村经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