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揉捻……千百年来,制茶就是一项手工技艺。现在,这一历史要改写了。近日,全球首家智能化洁净“无人制茶工厂”在湖北省宜昌市投产。“全球首家”“智能化”“无人工厂”等关键词的加持,让人不禁心生好奇。记者赶赴“中国名茶之乡”宜昌夷陵区邓村乡,一探究竟。
4小时 鲜叶变茶
从湖北夷陵城区出发,沿山路蜿蜒而上,山坡上不断闪现层层茶树,青翠欲滴。
两个小时后,眼前出现了一大片“青砖伴飞檐”的四合院,这就是位于邓村王家垭的“无人茶厂”。
“有一条鲜叶清洗生产线、两条绿茶生产线、一条红茶生产线。”萧氏茶业集团办公室主任向清华说,沿着参观通道一路前行,可以看到鲜叶进料到茶叶制成的全过程。
车间里,深绿色的地板光亮如镜,银色的生产线环环相扣、高低错落,像条长龙。
鲜叶清洗生产线的装置,乍一看很像游乐场的“激流勇进”。锃亮的水槽里不断喷涌清水,6个出水口在茶叶上喷淋。记者被告知,从茶园采回的鲜叶,先在这“洗完澡”,去除茶叶表层的灰尘、异物、飞禽粪便等残留杂物,才能踏上之后的“旅程”。
车间里,很难看到茶叶“身影”。一问才知,茶叶要么在两人高的传输仓里,要么在自动化、智能化箱体内进行杀青、揉捻、干燥。生产线全程无人工接触,恒温恒湿,由一个个红外线传感装置监测,自动调整各环节进料、加工、运输。
来到名优红茶智能化洁净生产线,一股浓郁的红茶香味扑面而来。6台“旋转静置型萎凋机”一字排开,正在进行红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萎凋。通俗地说,就是让鲜叶蒸发部分水分变得“枯萎”,引发茶梢中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奠定红茶色香味品质基础。
每个萎凋机上一个控制面板,上面的液晶显示屏显示着各类数据。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参数,精准控制蒸发水量,使叶梗由脆变软,增加芽叶的韧性。
一枚枚鲜叶,经过清洗、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流程后,被密封运往位于宜昌城区的萧氏高新科技园,进行细致的筛选、拼配提香和包装,然后销往四面八方。“实现智能化生产后,全车间只需要一名巡查人员。”向清华说,以绿茶为例,以往一条生产线至少需要15名左右的熟练操作工人,且耗时7小时以上,现在,从鲜叶到毛茶只需4小时。
7项专利 彰显中国智慧
探访中,记者留意到全套设备的标识牌上显示的都是日文,这是购买的日本设备吗?
萧氏集团董事长肖勇自豪地“揭秘”:无人工厂的所有生产线均由萧氏集团自主研发,委托全球顶尖茶机制造商日本川崎机工株式会社生产,萧氏集团拥有专利权。“萧氏集团2012年提出‘无人工厂’构想,历时5年实验论证,2017年底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1.1亿元。”肖勇说,研发人员分析挖掘萧氏十余年来茶生产基础数据,形成了成熟的生产技术数据模型,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每一项数据指标设定达到最优值,为整个生产线多个工业流程的智能优化运营打下基础。
目前,无人工厂生产线已获7项国家专利,还有大批专利正在申报中。专利意味着创新,带来的变化就在眼前。“以往茶农采摘的鲜叶如果有露水,不容易卖到好价钱,因为沾有露水的鲜叶在加热揉捻过程中容易粘连在一起,不方便处理。现在,通过技术创新,6秒就可将鲜叶表面的水分烘干。”萧氏集团智能化洁净工厂厂长沈义锋说,生产全过程茶叶不经人手、不落地,进口出料全程数控自动化,自控投用率可达98%,电、气等清洁加工能源使用率100%,可24小时连续作业,一年能生产名优茶2000吨。
制茶智能化 大势所趋
虽然制茶在中国悠悠千年,但目前全行业的工业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不高,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集成度差、标准化程度低,成为行业面临的共同痛点。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表示,当前名优茶产品加工质量往往依赖制茶工人自身的技术经验,直接带来了成本高、效率低、费时费工和质量不稳定等弊端,束缚了制茶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茶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他坦言,茶产业和很多其他涉农产业一样,是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流向城市,全国茶叶产区普遍面临新生代茶农断层的压力,茶叶加工业技工储备不足矛盾凸显。“坚持创新驱动、工业支撑,加快传统产业技改和装备更新,实现茶叶加工增值和高效利用,已成为新时代我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王庆表示,萧氏集团建成全球首家智能化洁净“无人制茶工厂”,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日本川崎机工株式会社社长川崎洋助表示,萧氏集团“无人工厂”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智能化茶叶加工厂。十多年来,川崎见证了萧氏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无人化的进程,以“无人工厂”为代表的萧氏最新创新成果,对于茶叶全行业、全业态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