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过,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绿油油的茶树漫山遍野。
绿茶,是蔡榨镇支柱产业。长久以来,因供电瓶颈,炒茶受到极大制约。2014年起,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投入2789万元改造当地农网,全力保障茶农用电炒茶,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茶叶品质。截至2018年底,蔡榨镇炒茶户数从2014年400多户增加到1400多户,茶田超过3万亩,千亩以上的茶企达4户。
供电不稳制约茶产业
蔡榨镇,坐落武汉北部,与红安相连,距武汉市区车程约1个半小时。
蔡榨多山,可种植土地少。1973年,在农业专家和当地插队知青帮助下,蔡榨镇从浙江引入“龙井43”。此后,茶叶成当地支柱产业。
蔡榨红岗山村,现有茶田万亩,98%的村民种茶炒茶。村党支部书记姜庆生回忆,早期,茶农都用炭炉土灶手工炒茶,耗时长、效率低,茶叶也容易吸入杂味,降低品质。90年代以后,茶农纷纷开始用电炒茶,但2014年之前,蔡榨镇供电并不稳定,变压器跳闸、短路更是家常便饭。他介绍:“炒茶机器至少为3台,分‘杀青’‘烘干’‘炒茶’等,一户用电负荷就达25千瓦,当时变压器容量小,只能供4户人家炒茶。新鲜茶叶采摘后不超过8小时必须制成茶叶,当时供电不稳定极易造成茶叶损耗,从而影响村民炒茶的积极性。”
了解情况后,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立即提出网改支持,将原有50千伏安变压器统一变成315千伏安变压器。
农网改造带来炒茶热
农网改造后,干旱时茶园灌溉也有了保证,蔡榨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炒茶户数从2014年时的400多户增至如今的1400多户。
茶客纷纷慕名到蔡榨体验采茶,还衍生出了茶文化景点——“花乡茶谷”。花乡茶谷景点经理余洋介绍,2016年9月,花乡茶谷开业,如今,景区每天平均有数百名游客,景区出产的茶叶品牌“优尼特”远近有名,1斤优尼特明前茶价格已突破5000元。
茶农杨克定称,农村电网改造后,他又购置了新的自动炒茶机,将茶园又扩大7亩。他介绍,纯人工炒1斤干茶需要两个半小时,机器炒茶只要1个小时就够,炒茶效率大幅提升。
因蔡榨当地采茶工人供不应求,如今,茶农都从周边红安、安陆等地招人,茶农日子越过越好。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六指供电所主任王军介绍,2019年,该公司还将在蔡榨电网改造上投入2600万元左右,逐步进行入户改造,更好服务当地茶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