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市章镇镇清潭村,茶叶采摘已入尾声。近日清晨,现年53岁的茶农祝香娟从茶园采摘了一袋新鲜茶青回来,走进自家院子摊晒茶叶,晾干鲜叶表面的水分。
在户籍人口330户、920多人的清潭村,像祝香娟这样的“茶农世家”不在少数。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走进连片的茶园,放眼望去满盘皆绿。清潭村已有上百年茶叶栽种历史,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技落后等原因,早期的清潭茶叶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不仅卖不到好价钱,还出现过滞销的情况。清潭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经济薄弱村。
转机出现在2017年。和着“五星达标、3A争创”的节奏,清潭村共投资600余万元,道路、公厕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相继竣工,小村庄上演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清潭村党总支的带领下,曾经的荒山野岭迎来“新生”,成了茶叶种植基地,并形成了“家家有茶园、户户会制茶”的产业特色,小小“茶叶村”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2亩茶叶的青叶卖了1.5万元,茶叶成了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年51岁的清潭村村民郑秀琴笑着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多雨水天,“迎霜”品种茶叶减产,但随着村里茶叶深加工企业与日俱增,青叶成了“抢手货”。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清潭村党总支书记方和军介绍,过去我们村是抱着“金砖”哭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若要致富必须做好靠山吃山的文章。当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茶叶已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产业,不仅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更是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
“我没有一亩茶园,但通过‘党建+合作社’模式,从农户手里收购青叶,不仅企业产销两旺,还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方群是清潭村的一名村干部,以前他创办过茶叶粗加工厂,效益并不高。近年来,他注册成立了上虞英台茶厂,精心炒制仙毫、翠茗等名茶,今年春茶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在清潭村,像英台茶厂这样的制茶企业共有6家。通过这些企业的加工和推广,清潭村的茶叶不仅热销沪杭甬等长三角大城市,更远销印尼、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过去,大家认为种茶代替耕田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就很满足了,现在大家不愁茶叶的销路问题,反而担忧产量不够供应了。”说起甜蜜的“烦恼”,村干部方巧英喜笑颜开,茶叶产业兴旺,还催生了“采茶女”身价攀升。今年“采茶女”每天工资140元,而且还包中饭并提供点心。
茶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背后,是有效带动了清潭村茶叶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村民祝香娟告诉记者,她家种有2亩多茶园,以前种植的普通品种,亩收入不到1000元。前两年改种了“乌牛早”“迎霜”等新品种,今年平均亩效益达1万元左右,“乌牛早”青叶每公斤收购价高达240元且供不应求。
随着“茶叶村”名气的日渐响亮,昔日冷冷清清的清潭村“指纹茶园”变得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闯入这个小山村观光、摄影。抓住这一契机,清潭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基础设施,努力将村庄打造成景区村。今年以来,村里积极向上级争取2600万元资金,用于推进清潭溪小流域治理、枫树潭至魏家庄公路拓宽等工程,依水而建游步道、小景观工程等,把清潭打造成为村民的幸福家园和游客的休闲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