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暖意融融的冬日上午,杨天炯坐在他家茶厂的院坝里,谈笑风生。七旬老者,声音浑厚,神采奕奕。是什么造就了他的健康体魄?
每天研茶制茶喝茶
时间倒回30年,情况有所不同。
上世纪70年代,杨老的冠状动脉有些小恙,医院检查结果为早期冠心病。杨老辗转来到雅安三十七军医院,主治医生也认为有冠心病的迹象。当得知他是茶人后,医生说,茶对心血管有好处。
从医院回来,杨老和往常一样,每天研茶制茶喝茶,30年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冠心病症状。
生命活力在于运动
杨老中学时代酷爱运动,这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底子。
1962年至1978年在名山县蒙山茶场工作期间,没有公路,每天工作必须爬山。后来到车间工作,每天都要劳动。所以,从1962年开始,杨老几乎每天都是6点起床,晚上9点休息。
退休后,杨老保持了这一习惯。每天早上6点起来,在阳台上锻炼半小时,做做操,活动活动关节,练练呼吸,“运动都不剧烈”。杨老说,年纪增长,心脏功能减弱,关节灵活性降低,要多做呼吸操和关节活动。
开拓创新运动头脑
杨老说,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做同样的事情:立足实践,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后,就通过寻找理论支撑找到解决途径,最后再拿到实践中检验。
去年7月,杨老的清洁化生产名茶工艺技术创新,终于获得2010年度四川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检验发现,清洁化后的茶叶铅含量下降,茶汤和叶底也更加鲜亮。
这一发明耗时5年。杨老回忆,2005年,刚开始做实验,他是用盆子洗茶叶,用洗衣机的脱水机甩干茶叶。2007年,盆子变成池子,洗衣机的脱水机变成专门脱水机。2010年,茶叶清洁化设备的方案就已经成形通过认证,“这套设备能自动完成茶叶清洗到甩干的过程。”现在,设备正在一家食品加工机械厂进行生产。
这种求真意识,促使杨老不断推陈出新。在制茶和研茶领域,他都是硕果累累。杨老自己也说,“这种创新意识使我保持年轻的心态。”
服务大众心态平和
清洁化生产名茶工艺技术创新,杨老没有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他说,希望通过这一行为,减少科学技术普及壁垒,造福更多的农户,更快地推动社会车轮的前进。
无独有偶。1963年至1965年,杨老在蒙山茶场与工人一道,系统研究总结出蒙顶黄芽(属黄茶类)、蒙顶石花、蒙顶甘露(属绿茶类)三种名茶工艺技术。同样,杨老没有申请知识产权。这一技术也先后被载入全国高等院校《制茶学》、《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国名茶志》及有关书刊、杂志,造福整个中国茶叶界。
1981年到1984年,杨老任名山县茶厂副厂长、农艺师。三年来,杨老亲自带头,结合茶事季节,举办技术培训班,向茶农传授科学管茶、采茶、制茶、防治病虫等基础理论及方法,使生产者掌握科学,用于实践。
“杨老默默地为蒙顶山茶做了很多贡献,很无私。”业界这样称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