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意识的增强,茶叶消费趋向理性化,人们对无公害茶叶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提高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是无公害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保证,也是当前茶区农技推广工作的重点,各地应当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积极推广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
一、无公害茶园水分管理
水分的存在及其代谢对茶树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据研究茶树生长适宜的环境水分指标是:土壤含水量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给茶树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整个植株死亡。无公害茶园水分管理重点是茶园灌溉和茶园排水。茶园灌溉可采用自流灌溉、喷灌和滴灌,灌溉水源要未受污染、PH指标呈弱酸性,严禁使用地下水直接灌溉(因为地下水与表土温差大)。山区茶园最好能利用水源与茶园的落差,安装滴灌系统,既可节约水源、能源,又可防止水土流失,不破坏土壤结构。在茶园管理中注意观察茶园土壤干湿度(缺水时土壤搓不成条)和茶树是否有缺水症状(缺水时茶树芽叶萎焉)。
茶树怕涝,在新建无公害茶园时还应设置好茶园的排水系统。结合道路网的规划,把沟、渠、池及泵房等水利设施统一安排,要沟渠相通,渠池相连。暴雨后检查茶园是否有积水现象,及时开沟排水。同时根据当地土壤特点,进一步做好排湿排水工作。在茶园管理中结合土壤耕作、茶园铺草、合理间作等增强土壤的保水性能,也是茶园水分管理的关键。
二、无公害茶园土壤管理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肥、气、热都依赖土壤供给,为获得高产优质的无公害茶叶,必须特别重视茶园土壤管理。土壤管理主要指茶园覆盖和茶园耕作。在茶园中广泛种植绿肥,就地埋青,同时采用茶园行间铺草覆盖,提高茶叶保土保水保温能力,减少杂草生长,增强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覆盖物应为无污染源、不含农药残留及病虫害的作物秸杆,未结种子的杂草等。严禁在无公害茶园中使用土壤化学改良剂、除草剂,严禁向茶园倾倒公共垃圾等。
茶园耕作分为浅耕和深耕。一般在春茶前、夏茶前、秋茶前结合茶园追肥进行浅耕,浅耕可改变土壤表层板结,改善土壤通气透水状况,清除杂草,浅耕深度不超过15cm。在秋茶结束后,结合茶园秋季施基肥进行深耕,进一步加速耕作层土壤熟化,深度为25cm左右。在不适宜种茶地区开辟茶园,还应对茶园土壤进行改良,调节土壤PH值至4.5-6.5。
三、无公害茶园的施肥管理
无公害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禁止或控制使用化学肥料,农家肥必须经过堆积腐熟,高温发酵,达到无公害化处理要求。商品化有机肥要通过国家有机颁证机构认可。
茶园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①基肥:每年秋季结束后(10月中旬左右),在茶行间开沟深施,每亩施有机农家肥2.5-5.0t或菜籽饼150-300kg并可配合部分天然矿产肥料或微生物肥料。②追肥:在茶树开始萌动(春茶前、夏茶前、秋茶前)时,在茶行间以每亩100-200kg的有机肥经堆腐后开沟施入,及时盖土;也可采用腐熟的农家肥水在茶树根部浇施,严禁使用硝态氮化肥作为追肥。在茶树新梢生长期间,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对茶树喷施叶面肥,无机叶面肥的施用要经10天后才能采摘,有机叶面肥需20天后才能采摘。
另外茶园及其四周种植绿肥,就地埋青,也是无公害茶园主要的肥料来源之一,同时又可降低生产资料成本,改良土壤。每亩茶园埋绿肥1.0-1.5t(鲜重),绿肥种类以选择豆科绿肥为主,也可适当搭配一些其他科属植物,如黄豆、乌豇豆、绿豆、饭豆、油菜、紫云英、紫穗槐、爬地木兰等。种植绿肥时要注意不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同时适当增施磷肥,以增加绿肥的产量。